建筑特色
  •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 请使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

禅宗是佛教中国化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宗派。禅宗寺庙的配置从「伽兰七堂」之说与唐代「百丈清规」制,发展到南宋的「五山十刹」,已经由以三门,佛殿,法堂,方丈,僧堂,厨库组成的基本布局,扩展到包含经藏,轮藏,钟楼,以及伽兰堂,祖师殿和塔林的完整配置。

参巧文献 - 田边泰:大唐五山诸堂图考(梁思成译); 孙宗文:南方禅宗寺院建筑及影响

明清之後藏殿与观音阁,钟楼与鼓楼的对称布局,以及禅堂,斋堂和律堂,戒堂的演化,更进一步地确定了当代中国禅寺的基本构成。

参巧文献 - 戴俭:禅宗寺院建筑布局初探,台北:明文书局,1991

宝莲禅寺的建筑群坐落於香港大屿山中部,介於凤凰山与弥勒山之间的昂平台地上,面向天坛大佛,俯视南中国海。寺内主要的建筑沿着中轴线,坐东北面西南,依次由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万佛殿,沿地势而上,加上两侧对称的钟楼鼓楼,禅堂,斋堂与僧堂,形成了序列的院落空间。轴线南侧的另一组建筑则为大会堂与祭祀空间。

宝莲禅寺自1906年创建大茅蓬道场以来,先後於1928年兴建大雄宝殿「大圆满觉」与「金刚窟」,并於次年兴建方丈室,客堂与五观堂。三十年代之後,禅寺逐步扩建发展,陆续完成了韦驮殿,弥勒殿,地藏殿,「真香阁」,「指月堂」,「般若堂」,「如是室」,以及法华塔,华严塔和罗汉塔等建筑。到了1950年代,宝莲禅寺大致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具备基本形制与规模的完整禅寺。

参巧文献 - 宝莲禅寺:宝莲禅寺简史

这个时期宝莲禅寺的建筑形式多半延续了香港及岭南地区的地域建筑特色,可以称之为宝莲禅寺建筑的岭南风格时期。

60年代之後,随着战後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信众的规模增加,宝莲禅寺的建筑形制与形式进入了另一个发展的阶段。1963年筹建,1970年完成的大雄宝殿为七开间的重檐歇山顶,采明清式样的北京宫殿建筑形制。

随着80年代後与内地各界日益密切的往来,1981年动工,1993年完成的天坛大佛与地坛,不但在设计上参照了北京天坛祈年殿的台基形制,也同时在工程上引进了内地航天部的技术支援。

参巧文献 - 宝莲禅寺:宝莲禅寺简史;宝莲禅寺导游手册

天坛大佛的完成不但大幅的提升了宝莲禅寺在宗教与观光等领域上多方位的影响力,也开启了宝莲禅寺建筑的全新里程。

2000年开始筹划,预计2012年完成的万佛宝殿,采宋式古典楼阁形制,内部具有佛殿,展示,禅堂,方丈室,藏经阁等多功能的使用与现代化的设备。在宗教推广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宝莲寺的建筑由岭南的地方风格,转化为北京的官式宫殿形式,在历经百年的发展後,又将步入了一个新民族形式的崭新阶段。

山门牌坊

一般较大规模的寺庙,山门多为独立三开间形制的建筑。宝莲寺以一座石材牌坊代表了山门的功能,另外又在山门与大雄宝殿之间配置了韦驮殿。山门牌坊使用白色花岗岩石材,牌坊上方为三座石造清式斗拱与抚殿顶。牌坊原立于大殿正前方,後来移到现址,引导人流经过园林到七宝莲池,同时与天坛大佛及地坛呼应。

韦驮殿与弥勒殿

韦驮殿是正对着宝莲寺主体建筑轴线的第一栋建筑,与一般寺庙的天王殿功能相近。建筑为黄色琉璃瓦歇山顶的三开间结构,前殿供奉弥勒菩萨,背後则供奉韦驮菩萨,和两侧的四大天王。韦驮殿主建筑位于一层高的基座上方,须由两侧楼梯上到平台再进入主殿。

韦驮殿与建筑後方左右两边的钟鼓楼侧殿,对向了後面的大雄宝殿,界定了大殿前的主要广场空间。侧殿形制与韦驮殿相近,均为黄色琉璃瓦歇山顶的三开间结构。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七开间面宽三开间纵深的大殿,屋顶用重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屋面与屋脊的兽吻,龙凤与走兽,基本上为仿明清北京故宫式样的建筑形制。大殿不设檐柱,前後分别有八根八角形石柱,柱高比例宽壮,以花岗岩雕刻了生动的蟠龙石雕,具闽南风格。柱头斗拱出两跳,柱间未设斗拱,亦无替雀,代之以双层的清式彩绘阑额。

大殿中央三开间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如来佛与阿弥陀佛,侧左右两间分别为弟子迦叶与阿难,殿内侧周边动线则配以壁画雕刻。大殿下方为罗汉堂,也是大雄宝殿的基座,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大殿台基高四米半,为石砌单层台明,开拱形门洞。台阶为正面居中单踏跺,清式勾栏,台阶上设寻杖栏板与莲瓣柱头。

大雄宝殿,观音殿与韦驮殿均由潮州市建筑设计院设计,虽然主要以明清北京故宫式样为蓝本,亦同时在局部的立面细部与装饰上表现了闽南式的地方建筑风格。

宝莲禅寺大雄宝殿由潮州市建筑设计院提供造型与空间方案设计图,由香港Clifford C F Wong Architect 负责设计监工

万佛宝殿

万佛宝殿紧邻大雄宝殿之后,楼高五层,总面积近六千米平方,是一座集弘法、展示、修行与藏经的多功能建筑。建筑结合现代化的电梯与机电设备,内部使用功能包括主楼层的万佛殿与地面层的多功能厅,二三层的法堂,方丈室与禅堂,以及四五层的戒坛与藏经阁。

由于宝殿的量体宏大,以及对中国古典建筑形式的期望,设计的挑战与构思在于如何结合楼阁的建筑造型,将万佛宝殿多层的空间需求,对应成楼阁立面的基本构成:基座,大殿,平坐,楼阁收分,与重檐歇山顶的升起。

万佛宝殿以河北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善化寺普贤阁,山东孔庙奎文阁,以及北京庸和宫万佛阁的楼阁为参考蓝本。建筑为七开间面阔与进深的重檐歇山顶,采用宋式的斗拱形式,举架屋坡,柱身收分与出檐比例。

在立面与量体的安排上,地面层为建筑的基座,一层的万佛殿为楼阁式建筑的主殿;二层的法堂、方丈室,在视觉上,为主殿上方与平坐斗拱间的夹层;三层的禅堂与方丈室为楼阁式建筑的平坐,围绕了一圈平坐阳台;三四层以挑空天井相连,四层为戒坛与藏经阁,也是立面上重檐歇山顶的上层斗拱位置。

宝莲禅寺万佛宝殿由伍秉坚建筑师楼负责设计监工,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提供造型及空间方案设计图

地藏殿与祖师堂

已拆除的地藏殿为二层高砖石构造的混凝土结构。配置与立面均受洋楼建筑形态的影响,是香港地区常见的岭南近现代风格建筑。屋面为硬山双坡斜顶,前廊的骑楼为其最突出的造型特色,正立面三开间的柱廊高两层,柱础线条收分简单明确。

平面配置呈正方形,为三开间形制,上下层前方均有前廊。地藏殿的底层为宝莲寺祖堂,供奉历代祖师灵骨;二层供奉地藏菩萨,内部中间再以木隔扇围成内殿,四周围绕一圈廊道。屋面以混凝土桁架为屋架结构,再以木檩条支撑椽子及屋顶灰瓦。

大圆满觉、金刚窟、藏经阁

已拆除的「大圆满觉」,「金刚窟」,「藏经阁」为宝莲禅寺最早的一栋主体建筑,由三个三开间形制的厅堂并排连接而成,共有九个开间,是岭南地区常见的庙宇形制。中央的「大圆满觉」为主殿,左边的「藏经阁」与右边的「金刚窟」均有二层的夹层,分别作藏书与僧舍使用。

建筑立面简洁明快,「大圆满觉」主殿中央的明间为三对格扇木门,加上上方匾额及两侧对联及半圆形墙柱,构成立面的视觉重心;两边「金刚窟」,「藏经阁」的立面则相对简单,各有一扇门及两侧的两对开窗。屋顶在主殿「大圆满觉」上方,以岭南庙宇常见的广式雕花屋脊突显主殿。

原有建筑位于新建的万佛宝殿地块上,由于其历史文物价值,拆除前已进行了完整测绘记录,以备日後研究或展示使用。

真香阁、指月堂、如是室

「真香阁」,「指月堂」与「如是室」均为宝莲禅寺主建筑群两边的附属建筑,分别为五零年代前完成的客堂与僧堂建筑。三栋建筑楼高均为两层高的混凝土砖造结构,造型为硬山斜顶的岭南近现代民居风格。「真香阁」,「指月堂」为标准三开间形制;「指月堂」後方服务空间和僧堂又与挡土墙间形成小院。「如是室」配合地形,两开间旁另加半个侧间,形成了一个小前院。作为寺庙的附属设施,这三栋建筑分别表现了灵活的空间弹性与有机的地方特色。

宝莲禅寺的地藏殿,「大圆满觉」,「金刚窟」,「藏经阁」,以及「真香阁」,「指月堂」与「如是室」均由伍秉坚建筑师楼委托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完成古迹测绘图,交香港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存档。


此文章由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王维仁先生撰写。